车子越改越难开?细数关于悬架调教的细节设定

车子越改越难开?细数关于悬架调教的细节设定

大家好,欢迎继续收看《改装攻略》。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简要探讨了抓地力问题,并提及了悬架设定的重要性。本期文章将详细解读改装悬架时,我们可以对哪些设定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
一、绞牙避震器的改装与调整

在改装车辆悬架时,绞牙避震器是最常见的改装件之一。然而,很多车主在安装避震器时,忽视了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,导致车辆虽然外观更加帅气,但驾驶体验却变差。那么,避震器有哪些可调整的部分呢?

首先,避震器弹簧的预载量是关键。预载量多少会直接影响车辆的驾驶感受。如果预载量不足,车辆底盘会显得松散,无法有效吸收颠簸路面的震动;若预载量过大,则车辆会过于紧绷,驾驶时会感觉跳动明显。当然,弹簧的预载量还需结合弹簧的特性和磅数来选择。目前市场上提供了多种不同特性和磅数的弹簧供消费者选择。如果条件允许,推荐尝试不同选项以找到最适合的驾驶体验。

接下来要探讨的是避震的阻尼特性。根据车辆的不同动态反应,避震阻尼可分为高速压缩阻尼、高速回弹阻尼、低速压缩阻尼和低速回弹阻尼四种。但对于入门级绞牙避震的改装,其阻尼设定相对简化,通常将压缩和回弹集成在一起,通过一定比例进行共同调节,即所谓的1way调节。而对于更高级的避震器,例如kw v3,其阻尼调节更为细致,能够实现回弹阻尼和压缩阻尼的分开独立调节,也就是常说的2way避震器。那么在调试过程中,如何设定阻尼呢?简而言之,如果避震阻尼设定较大,会使弹簧变硬,这会导致前后悬架中较硬部分的抓地力减弱;相反,如果阻尼设定较小,弹簧会变软,抓地力则会有所增加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阻尼是避震调节的最后步骤,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对弹簧进行合理处理,单纯调整阻尼是不会有显著效果的。

最后要讲的是避震行程,也就是车辆的高度调整。许多人误以为车辆越低操控性能越好,因为重心降低了。但实际上,仅仅调整车身高度并不足以优化操控性能。降低车身不仅会影响重心,还会改变虚拟滚动中心(即RC)。因此,在调整车辆高度时,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而不仅仅是降低车身。

二、悬架角度的调整

在汽车改装避震时,有几个重要的悬架角度常被忽视,它们分别是外倾角、束角和后倾角。虽然这些名词听起来较为专业,但在日常车辆保养中,我们进行四轮定位时,其实就是在对这三个角度进行调整。

外倾角是广大车友们熟知的一个角度,尤其在hella flush风格中。夸张的车轮“外八”呈现的是负外倾角。而日常驾驶的车辆通常呈现正外倾角或接近0度的外倾角。负外倾角的作用并非为了制造夸张的效果,而是在车辆过弯时,使外侧轮胎接触面积增大,从而提高抓地力,帮助车辆更顺畅地过弯。然而,这种负外倾角也会加速轮胎磨损,并影响直线加速性能。因此,对外倾角的调整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。

从车辆正上方观察,轮胎与车身中轴线之间的角度即为束角。通常,束角影响车辆的转向灵敏度。正束角会使车辆转向反应迟缓,车辆在入弯时倾向于转向不足;相反,束角度数较小则会使车辆转向更为灵敏,车辆在入弯时可能倾向于过度转向。

后倾角,也称为主销后倾角,是指避震器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。在车辆改装过程中,后倾角往往不被经常提及。原因有二:首先,调整后倾角需要依赖可调节的鱼眼塔顶来改变避震器的角度,然而常见的改装绞牙避震的塔顶并不具备这一功能;其次,后倾角的调节通常是为了增加正角度,负角度的后倾角并不被使用。后倾角的主要功能是,在车轮转向后,产生自动回馈的力度。后倾角越大,回馈力度越强,车轮回正的速度也就越快。在飘移车上,后倾角通常会设定得相对较大。

三、悬架几何

终于来到神秘的悬架几何领域,这也是众多车友在改装避震后,倾注大量精力和资金进行修正的关键环节。悬架几何的原理颇为复杂,叙述起来拗口且深奥,且因悬架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故在此不做过多阐述。总之,车辆除重心外,还有一个虚拟滚动中心,二者共同决定车辆的操控性能和极限状态。在改装悬架时,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并充分了解,对需要修正的地方进行恰当的调整,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至更高层次。

相关推荐

浔的解释
best365从哪能进去

浔的解释

📅 08-24 👁️ 4570
漫威 x PS x adidas联名款黑蜘蛛贝壳头球鞋19日发售 售价约597元
如何打开 .pps 文件? ➡️
365名品汇个人注册推荐码

如何打开 .pps 文件? ➡️

📅 08-26 👁️ 7138